18190759795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内镜清洗用水设备的“深度除盐”技术精讲

更新时间:2025-10-15点击次数:8
  由于软式内镜的腔道直径不足两毫米,却要在下一次患者使用前达到“无菌、无热源、无化学残留”的三零标准。清洗用水的纯度因此成为决定感染控制成败的“隐形门槛”。国家规范WS507-2016把电导率限定在≤10μS/cm,但长江以北自来水电导率常在600μS/cm以上,仅靠传统反渗透(RO)难以稳定达标。新一代内镜清洗用水设备引入“深度除盐”技术,将产水电导率再降一个数量级,为镜体安全建立一道化学屏障。

内镜清洗用水设备

 

  系统把除盐流程拆成三个梯度。一级树脂软化机用钠型阳床置换钙镁,防止后续膜面结垢;二级低压RO去除无机离子;关键在三级——混床+连续电去离子(CEDI)耦合段,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“捕获”与电场“迁移”协同作用,把残余Na⁺、Cl⁻拖至浓水室。
  传统混床按时间或流量再生,往往过度消耗酸碱。新系统通过在线电导率,只在树脂终点前0.5 h启动再生,酸碱用量降低,废水排量同步减少。配合变频再生泵缩短了再生时间,提升设备可用率。
  系统把RO浓水与CEDI浓水分级回收,前者用于初洗和卫生间冲厕,后者经折点加氯后排放,提升整体水利用率。
  从“合格水”到“超纯水”,深度除盐技术用数据证明:纯化每再进一步,感染风险就退一步。内镜清洗用水设备已不只是制水机,而是院感防控链路上最沉默却最关键的“守门人”。